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服务

发布者:admin1发布时间:2011-12-07浏览次数:2080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 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财政部门将认真学习领会,按照中 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认真总结以往制定和实施促进文化改革发展政策的经验,深入贯彻科学 发展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完善有利于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等各 项经济政策,为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服务。
            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对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 需支出,政府予以保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所需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对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 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尽快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中央与 地方责任明确,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并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文化改革发展, 既要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又要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既要促进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要支持吸收与利用外来有益文化,努力实现文化全 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重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其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三是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改革与 发展的关系,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为文化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适 应文化改革发展要求,立足于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 展。按照《决定》提出的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保障机制的主要措施是:
           (一)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
            各级财政要切实增加文化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进一步拓宽文化投入来源渠 道,努力增加政府非税收入用于文化的投入,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按照健全财力与事权 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要求,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文化事权和支出责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涉及国家和民族全局性利益的事 项,中央财政承担投入主要责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合 理确定中央、地方财政各自的投入分担比例。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由地方财政承担投入主要责任,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投入力度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 地方予以重点扶持。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规范省以下财政文化投入责任划分,强化省级政府文化 支出责任。
           (二)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
            在加大文化投入的同时,调整和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突出支持重点:一是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坚持政府主导,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 务对象,推动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支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 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鼓励面向 农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幅增加对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加大对革命文 物、红色旅游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发挥有关文化基金的作 用,面向全社会文化机构和个人择优进行资助,支持优秀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五是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加快 海外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强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六是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落实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鼓励有实力的 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和重组,推动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努力发展新媒体和新的文化业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三)加强和创新财政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通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加强财政资金管 理,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文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激励约束和绩效评价机制,把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 服务作为财政增加投入的重要依据。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制度建设,财政设立的各项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应当随着文化改革发展形势和绩效评价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和完善。
           (四)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一是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落实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各项扶持政策,在资产和土地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和保障,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支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善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职能。支持 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单位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落实鼓励社会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 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
            三是推动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策衔接,鼓励和引导文 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有机对接。落实鼓励文化产业研发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文化和科技相互融合,培育 新的文化业态。实施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出口退税和营业税政策,引导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 优惠。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合并、重组、股改和上市步伐,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发展格局。
            四是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要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 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文化资产配置、使用行为,做好国有文化企业资产 监管工作,不断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国有文化资产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